付政浩直言CBA裁判业余化:高校教师身份引发争议
1月2日讯,CBA官方宣布,由于赵睿冲撞裁判,他将被禁赛五场,并罚款人民币10万元。同时,新疆主教练刘炜也因连带责任,被处以罚款人民币2万元。
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在社交平台上提到,目前CBA的裁判多为业余性质,大部分是各高校体育系的老师。他指出,与NBA职业化的裁判体系不同,CBA的大多数裁判都是兼职人员,他们通常是在授课之外利用空闲时间来执法比赛。根据他们执法的场次和职称等级,从CBA获得相应金额的劳务费。我大学时就有两位老师分别担任过CBA和中超联赛的裁判,他们常常需要找人代课,因为要外出执法。
相比之下,NBA则完全由专职裁判组成,这些专业人士都依靠联盟薪酬生活,并且不得参与其他赛事或从事任何兼職工作。这种差异引发了对“业余”和“职业”两个概念之间误解的问题,因此值得进一步解释。在中国,即便所有篮球裁判都有资格证书,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是职业级别,就像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驾驶证,但并不是每个持证者都是专业司机一样。
CBA自职业化以来,多数球员与教练逐渐脱离体育局编制转型成为全职运动员。历届领导曾设想借鉴NBA模式,将这些教授们培养成正式审委,以实现标准化管理。然而,由于机制不顺畅及管理模式多元等原因,这一计划始终未能落实。例如,在2005-2006赛季时,当时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提出了推动评审员职业化构想;2015年信兰成主任也建议推行半职业制度。但由于各种因素,两项倡议均未成功实施。
姚明曾大力支持学习NBA经验,于是在2019-2020赛季前推出名为“獬豸计划”的新举措,希望通过签约五名专职审委来促进改革,同时吸引更多年轻人投入这一行业。据说,为此提供了丰厚薪资。不过,“獬豸计划”最终效果平平,很快陷入冷淡状态。
虽然姚明看到了目前系统中的问题,但希望让现存教师放弃稳定岗位去追求当专职评委显然缺乏现实基础。目前,各领域普遍倾向考取公立职位,而选择抛弃这样的保障,无疑是逆潮流而动。因此,该项目无疾而终也是情理之中。
近年来,关于 C BA 裁 判 的 争议日益增 多 ,临 场 执 法水 平屡遭诟病,以至于FIBA将其排除在国际赛事名单之外。与此同时,中国篮球界出现了一系列负面事件,例如2021年,有两位知名哨子因 FIBA体能测试作弊受到处罚。此外,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线篮球裁判断连续错失东京奥运会、2023 年世界杯以及即将在巴黎举行的新一轮奥运会(五人制)的机会,可见FIBA对于我国司法能力的不认可程度非常明显。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不知道中国男篮与国内审查机构谁才能更早重返国际舞台呢?
CBA究竟何时能够真正建立起类似 NBA 那样成熟完善的 职业 裁 判 制度 呢?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