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勾”传奇:校园篮球背后的故事与梦想

篮球 2024/12/26 seoxx 9 0

85年前,在欧洲篮球锦标赛上,立陶宛球员塔尔祖纳斯首次展示了有迹可循的勾手投篮。这种侧身单手的投篮姿势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虽然塔尔祖纳斯被誉为“勾手始祖”,但他其实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从乔治·麦肯到贾巴尔,再到奥尼尔、姚明,如今更是包括约基奇和武切维奇等明星球员,勾手已经成为内线球员必备的重要技能,甚至连小乔丹与戈贝尔这样的饼锋也偶有尝试。

而近年来,一位身高仅183cm的小后卫扎伊尔-辛普森打破了这一传统。他是一名四年前落选NBA的新秀,此后活跃于发展联盟及海外联赛,却将勾手作为自己的常规武器。在当下这个以快速进攻著称的小球时代,他凭借独特技术获得了一定的话题度,并赢得“勾手队长”的外号,这无疑具有复古风潮中的象征意义。

回顾上个赛季,辛普森曾多次在NBA比赛中展现他的招牌动作——勺子。2016年加入密歇根大学时,他迅速感受到大学篮球竞争之激烈。在高中时期,他带领球队取得29胜1负,但进入NCAA后,由于身体条件限制,大一期间命中率低至37%。一次快攻中,无意间使用的第一次补防用力后的勹射成功入网,让他找到了新方向:“只要我把球投得够高,就能避免被盖。”

此后不久,他便开始专注练习这项技巧,从未停止过。“这是我的标志性动作,而且它确实有效,”他说道。教练约翰·贝林还向他推荐“双麦肯”训练法,通过同时持两颗篮球进行短时间频繁出击,以提升协调性以及感觉。在不断努力下,辛普森逐渐扩展自己的技艺范围,从禁区延伸至远距离,同时结合自身面框脚步,使其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经过艰苦训练之后,不论左撇或右撇,都能够轻松施展各种类型的捞分方式,包括急停三步跑弯、对抗后的板凳钩等等。而这种能力让陪伴他训练的大个子队友倍感压力,因为他们经常会因无法预料他的出手机会而陷入困惑,“你觉得自己已做好充分准备,可下一刻却发现难以阻挡!”

随着表现日益突出,上大二时,其命中率猛增至47%,从饮水机管理员升级成主力轮换成员;再到大三晋升团队队长,“勾手队长”的绰号由此传播开来。不少校友纷纷模仿并学习这门绝技,其中就包括如今效力NBA的乔丹-普尔。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人指出每位运动员都有各自擅长领域,而这些可能并不是那么普通。

S当然,即使历史悠久且应用广泛,有不少控卫依然没有像辛普森那般将其视作主要攻击利器。例如早期,每位职业选手都需掌握一定程度上的运用,但近几十年来,被追求突破速度所取代,更显稀缺。因此可以说,是时候重新拾起那些几乎失传已久的方法!

Basketball Skills
(图示:鲍伯·库西与罗德·亨得利代表性的经典瞬间)
[p]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高度程式化且愈发同质化的时候,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如扎伊尔-辛普森一样勇敢创新的人物,他们不仅丰富着赛事内容,还给予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否则整个篮球世界恐怕真的太单调乏味。[ / p]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后体工队长”,获取更多关于NBA和CBA相关评论及人物故事的信息!【文/潘志立】

相关文章